返回首页 外网上传 外网分销
职工生活
我的党员二叔
作者:金猴集团   发布时间:2021/7/1 15:10:21

编者按:作者紧密结合参加党史学习教育体会,通过对自己成长过程中家乡身边党员二叔普通事迹的展现,真实叙述了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带领父老乡亲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发家致富的真实故事。尽管没有辉煌的英雄壮举,但是充分抒发了对党和家乡的热爱之情,从而弘扬了一种正面积极的劳模精神和党员形象。通过运用“蒙太奇”式手法的方式,一幕幕回忆一名普通党员通过劳动创造幸福的火热实践,全面展示了听党话、跟党走,为党的基层事业不懈奋斗的情怀与决心,直至奉献出自己年仅37岁的生命……


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杨氏祖从山西洪洞县老鹳窝迁居于山东金乡杨庙; 永乐年间(14031424年)八世祖杨安民复迁郓城县城南40余里建村,因当地有一竹制"量地潭",故取村名为杨家潭,后简称杨潭。

在这个美丽且谈不上特别富饶的小村庄,杨潭人世代勤奋、吃苦和耐劳,一条清澈的小河自西向东从村北通过,而村东大片耕地一马平川望不到边际,绝对是一个标准的平原地区。

我的二叔大名是杨清雨,年轻时村里人都叫小名“二保现”,我自己的堂哥曾说二叔的爷爷和我们的爷爷是同一个爷爷,由于我们两家从曾爷爷开始就经常来往,所以两家几代人关系都特别亲热。二叔刚出生就失去了父亲,是二奶独自抚养成人,从小吃尽酸甜苦辣,但二叔聪明好学和勤奋上进,初中刚毕业就被镇武装部推荐到部队参军,三年转业后成为了我们村唯一的共产党员。

从此,“党员”就又成了二叔当时的新名!

20世纪80年代,全村人和全国人民一样,每家刚刚各自承包了责任田,生活仍然是艰辛清苦,还是采用老祖宗传统的简单生产作业方式——牛马耕种、人工采摘、板车拉送、挑水灌溉……二叔头脑灵活,率先打破世代传统,也不知道从哪里获得的信息,他从莒县一个地方拜师学艺,掌握了用打气筒吹出各种各样款式造型的塑料拉花气球,然后走乡串户去换取鸡毛来给庄稼施肥,村里人看到党员家的庄稼长势喜人丰收特好,纷纷都向二叔学习。二叔就把自己熟练掌握并不断提升的技艺毫无保留的传授给适合的中青年人,一时间杨潭村民走遍全县,田地里全部施加“鸡毛肥料” ,全村获得了一个超乎寻常的庄稼大丰收。接下来全村人都又在党员二叔的带领下开始尝试采购臭气熏天的“氨水”来施肥,每家的收成都比世代的祖宗收入不知高出多少倍。邻村陈里长江媒婆除了给党员二叔介绍了一个唐庙镇上的十里八村出名的漂亮二婶外,杨潭村适龄及超龄的男青年都一个个的娶上了称心如意的媳妇。

为了彻底改变全村落后的面貌,党员二叔从部队复员转业的第三年,他又把独自到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杜康镇上门学习葡萄种植技术,优先在自家一块5亩田里进行栽培种植,并在第三年大获丰收,南方经销商排队开车到葡萄园收购,当年就成了远近知名、稀缺极少的“万元户”。同年元旦前夕,杨潭村从邻村夏楼脱离,独立成立了杨潭党支部和村委会,党员二叔众望所归被选举为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他大胆和南方经销商签订长期合作供销合同,开始带领大多数村民在全村大规模推广和应用葡萄育种、栽培和种植,几乎家家都开始大面积放心栽种,几年后杨潭村真正成为了全县闻名的“富裕模范村”。

清楚地记得那是1989年的一个秋天,天公真是不作美,秋雨绵绵一直下了接近1个月,全村所有的葡萄几乎全部掉落、烂掉,已经到了绝产和绝收的地步,好多伯母和大婶都蹲在葡萄园里痛哭流涕。同时,真是祸不单行,由于持续降雨,村东大面积的玉米、花生和大豆等田地里积水,只能尽快想办法排涝自救,不然可能面临和葡萄园同样的绝收后果。关键时刻,党员二叔勇敢的站出来,毅然决然的在村民大会上宣布:把自家村东南的6亩玉米地全部开挖成排涝蓄水塘,然后把全村8台抽水机全部集中起来,通过水渠倒排到村北小河中。整个村东大面积的庄稼排涝解决了,牺牲了自家保全了大家,但是二婶却气的高呼要和党员二叔离婚并带着三个孩子回娘家了……

有道是物极必反,大涝之后必有大旱,第二年整个春天一滴雨水也没下,尽管冬季二叔已经带领全村青壮年劳动力对干渠和葡萄园进行了修整和翻耕,但是各种庄稼和葡萄不能没有春季灌溉,为此,二叔召集全村反复开会研究,除去几个特别的“硬户”持反对意见外,最后一致表决通过,动员大家今年要勒紧裤腰带和咬紧牙关,在没有葡萄收入等主要经济来源的前提下,依据地势不同分布,在全村大田地不同区域打挖机井10眼。村委会担保向银行贷款8万元,其它差额25万元只能全民集资。同时,每眼机井要配套安装变压器,并且要从最近的唐庙镇连接高压线,兼顾工业高压用电和普通照明用电。这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需要全村人众志成城、携手合作、每家出资、人人出力,共同完成杨潭村历史上最为壮观且利于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事和光荣使命。

由于唐庙镇中间隔两个村庄,党员二叔多次到他们村委会和村领导家里专门商谈均摊一下高压电线引进和沿途栽挖电线杆的费用,但是他们只是同意杨潭村占用他们土地和庄稼破坏补偿的事宜,坚决不同意一起共同使用和均摊费用,这就意味着整个预算差额又多出了6万元,如何解决?二叔二话没说,这次优先做通二婶的思想工作:把自己准备建造主配房的预定砖瓦、钢筋、水泥、沙子等房款5万元全部拿出,同时又按个人名义到镇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1万元。

全村人对于党员二叔的为人处世和人格人品绝对都是人人称道,一场打挖机井战役打响了,每天24小时连续作战,男女不限,每家都要出人力两名,其他人都要转运物资、轮番送水、送饭和送换衣物等,2310眼机井全部一次性开挖出水成功!

为了确保急需灌溉使用,必须发扬再次连续作战和敢打敢拼的优良传统,二叔又动员全村能动起来的男女老少立即行动起来,采购变压器和高压电线,购置不同高度的专业电线杆,抢收沿途占用的庄稼,按照标准开挖电线杆坑等。一时间全村人又打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攻坚战”,仅仅半个多月的时间,各个机井使用高压用电全部配置到位,只是村里照明用电还差村委会门口几个电线杆之间的电线没有最终拉上,我尤其记得这天夜里下了一场特大暴雨,但是第二天又是一个万里晴空的好天气。早上天刚蒙蒙亮,二叔就开始在村委会扬声器里召集昨天的配套劳力和培训电工杨恒磊上班,坚持把最后的电线拉好,尽快让全村永远结束不通电的历史,还大家一个期盼多年的灯火通明夜晚的夙愿。大家都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积极响应二叔的号召,很快就集合齐了干活的劳力和很多看热闹的男女老少的围观群众。呼喊声、尖叫声、欢笑声、孩子们的打闹声和一张张喜悦的笑脸共同汇聚成一个美丽喜庆的乡村画卷!

有道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电工杨恒磊正在接通最后一根电线杆电线的过程中,可能是昨晚暴雨太大,填埋电线杆的泥土变得松软,突然之间电线杆开始往下倾斜歪倒,大家都眼睁睁地看到杨恒磊往下摔去,就在这一刹那,只见党员二叔大喊一声:“大家都快闪开!”,话音刚落,他一个箭步上前,恰到好处地就把从电线杆跌落下来的杨恒磊用双手推到一边,可是同一时间电线杆也刚好正对着二叔砸了过来,大家都一起尖叫:“快躲一下!”,只是下一秒钟大家都止住了呼叫,大家都屏住呼吸,不该发生的痛心一幕还是发生了——电线杆恰巧重重地把二叔砸下,当场鲜血直流。二叔再也没有说一句话,就这样心怀热血沸腾的家乡情怀和无限眷恋,仅仅前天在没有任何仪式的情况下悄然度过自己37岁的生日,永远的离开了他挚爱的杨潭村和所有的父老乡亲,而电工杨恒磊却只是摔到了一个泥坑里得救了。

每年春节回到老家杨潭村,我都会去看望一下二婶,凭吊堂屋37岁党员二叔的遗像,每次都是思绪万千,泪流满面,眼前总是浮现一幕幕二叔谈笑风生、坚毅英勇的舍小家顾大家、为民实干、拼命硬干的普通基层共产党员形象。这就是我的二叔,事迹平凡而动人,生命短暂而动容,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勇于创新,敢于开拓,带领我们村共同致富,让全村人永远牢记!

(皮具公司  杨福渠)